如今的企业由数据和智能算法驱动,鲜有领导者会质疑这个事实。
我们都知道,在互联网时代,出现了以阿里、腾讯、京东、美团为代表的大型互联网平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几乎都集中到了这些大型的互联网平台上面。可以说,这些大型的互联网平台引领并且推动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
当银行数字化时代的号角吹响,谁才是真正的主导者呢?
以撮合和中介为主,是互联网时代主打的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决定了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必然是建立了强大的流量基础上。而当数字时代来临,它的发展模式是建立在对于传统行业的内在元素和流程进行深度调整和重构的基础上的。
因此,只有那些真正能够改造传统行业的内在元素,并且可以再造传统行业的运行流程的玩家,才是数字时代的主导者。
1
数字化转型是银行必经之路
近年来,随着新兴技术的不断发展,众多新概念在银行业涌现。从社区银行、直销银行,到智慧网点、OMO(Online Merge Offline),再到开放银行、数据中台,银行数字化转型似乎从未停止,又似乎一直在路上。
那么,究竟什么是银行数字化转型?
可以说,数字化转型是把信息技术中很多新的技术手段、新的商业形式进一步赋能给银行,实际上是原有的信息化推动业务的一个延伸。只不过,银行的数字化转型与传统的信息化最大的不同在于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深度学习、人脸语音识别等等的应用。
其实,银行数字化转型不仅指金融科技应用带来的技术转型,它还包括业务流程、组织架构等全方位的数字化、智能化改造。疫情之下,银行线上化进程的加速,也仅完成了银行数字化转型的第一步。
就像大象装进冰箱需要3步,银行数字化转型也需要3步:
· 第一步 需要实现银行业务线上化;
· 第二步 是数据化,也就是在线上化基础上统一采集、清洗、转换并储存基于环境事件和用户互动的大量结构和非结构化数据,形成统一用户画像;
· 第三步 是智能化,依托用户海量的历史和实时数据,对用户深度洞察,做好后续的个性化产品推荐、实时风控和智能客服等一系列用户生命周期自动化流程并形成闭环反馈。
所以我们看到,除了技术和业务的推动,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本质还体现在以客户为中心的战略和银行思维方式、文化理念的转变。
2
重新构思消费者体验
改造传统行业的内在元素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需要的是从传统行业的流程和环节着手,通过新技术的应用让传统行业的内在元素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传统组织利用技术来颠覆相邻市场的一个典型案例是高盛的Marcus。
高盛消费者业务全球负责人哈里特·塔尔瓦尔(Harit Talwar)表示,当许多银行还在用基本的自动化技术来降低运营成本时,高盛以不同的方式应对数字化转型的挑战。他们并没有在原有的系统上修修补补,而是思考:人们想要什么?
在与10000多名消费者进行交谈之后,塔尔瓦尔和团队发现,人们在与典型的零售银行打交道时有3个痛点:割裂混乱的金钱关系、不透明的借贷流程、长期被忽视的金融需求。
于是,2016年10月,高盛推出了一项消费贷款业务,专注于寻求信用卡贷款(重新贷款信用卡债务)的客户。这家以前被称为只针对超富裕企业(对于财富管理的最低投资为1000万美元)的公司,今天的客户可以以低至1美元的价格开设Marcus储蓄账户。
搞清Marcu的业务不难,但是投资眼光和逻辑是亮点。
其目标是迅速成为存款和贷款的主要参与者,而无需聘请出纳员或建立物理分行。塔尔瓦尔对外介绍道:“现在,数字技术、有序的数据分析、简便的界面设计使我们能够以简单透明的方式获得数百万客户(包括众多富裕客户)并为他们提供服务。”
Marcus的运作方式可能更像一家科技公司,但他们不称自己为技术公司,我们只是在为客户解决问题。对于Marcus来说,人工智能只是一种能力——金融业真正的未来是以客户为中心,做到极致。
所以,在新的数字化时代,工匠精神和科技思维是银行应该注入的文化和思想。为把科技研发和业务运营打造成一体化、端到端的产业模式,银行需要从思想上、理念上、文化上做出调整。
3
易道博识AI+银行智能管理平台
在数字化转型阶段,真正考验玩家们的不再是赋能的能力,而是如何将业已被数字化的流程和环节进行重塑和再造的能力。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银行数字化转型在具体落地上有三个层面:
第一,是基础技术架构的提升。整个基础架构需要适应高并发的数据量、数据决策等数字化的变化。此外,云计算、大数据、云边端架构以及5G的引入,都是数字化转型的基础支撑。
第二,是业务流程的重构,实现前端多样化数据的获取,以支撑后台数据分析和应用。
第三,是数字的感知升级,基于AI技术,通过人脸识别、行为分析,实时获取客户的数字信息。
作为行业内懂算法更懂技术,懂需求更懂场景的老玩家,易道博识一边进行行业沉淀和自我升级的同时,也在不断完善自身的AI+智能管理平台,在数字化转型的业务边界探索突破。
易道博识以信息化建设为出发点和归属,以银行信息资源为数据源,建设AI+银行智能管理平台,为银行业协同办公平台提供对各业务应用及移动端的AI支撑能力,同时集成平台的统一身份认证,实现权限划分,明确权限范围,实现权限范围内的信息共享。这为转型的第一层提供了基础。
人工智能管理平台的本质,是一个以数据驱动业务发展为最终目的的智能大数据总体系。易道博识直击企业数据分散这一痛点,专注于经纪业务、财富管理、后台业务等实际应用场景,除了为上层应用提供AI能力支撑外,也为应用管理平台和数据管理平台输出AI能力,通过构建统一数据标准,打通数据烟囱,实现数据资产统一管理。这是转型第二层实践的前提条件。
AI智能管理平台作为独立的应用,主要由AI管理中心、AI原子中心和AI应用中心3个功能模块组成,AI管理中心功能模块包括用户管理、组织管理、登录管理、会话管理、用户角色配置管理、用户组织配置管理,AI原子能力模块包括文本解析、OCR光学识别、语音识别、人脸识别,AI应用中心功能模块包括财报识别、合同比对、票据识别,为业务应用提供便捷性一站式服务。
易道博识的AI+银行智能管理平台,集AI管理、AI能力、AI应用为一体,深入挖掘企业数据资产价值,推动内部业务协同,使数据真正为业务优化和精准服务赋能,从而真正发挥数据管理平台的效益。这为转型第三层构建了技术支持。
银行数字化转型是从底层的基础设施层到平台层再到应用层逐层展开的。在PaaS层,银行以当前推行的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为基础,构建微服务化和分布式架构技术支持。
业务应用的人工智能场景需使用AI管理平台的服务能力,目前主要规划的场景包括:
· 电子公文等业务应用中涉及纸质文件的OCR文字识别场景;
· 移动办公、政务活动等业务应用中涉及语音转文字的场景;
· 会议场景涉及语音转文字、会议纪要自动生成、会议刷脸签到等场景;
· 在电子公文等业务应用中涉及智能办文、智能政策搜索等应用场景;
· 在移动办公审批业务中,对于关键审批环节可采用人脸核身方式进行审批前核验身份等场景。
易道博识的智能管理平台紧密衔接业务前台与技术后台,聚合的数据可快速响应前台业务需求,针对市场和行业的新变化,持续优化业务内容与流程。在管理平台的加持下,企业的数据与业务无缝衔接,价值链闭环得以形成。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疫情之下,银行数字化转型被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但不变的是对数字化经营的探索与追寻。当数字化经营完成了对于传统行业的流程和环节的数字化改造之后,传统行业那种烟囱林立的封闭状态开始被改变,信息孤岛开始被联通。
对于那些在转型前还在犹豫的领导者来说,现在已没有时间谨小慎微地行动了。以客户为中心的组织致力于持续发展自身的技术平台,与那些盲目追求运营效率却对未来挑战毫无防备的组织相比,两者间的差距在不断扩大。
金融服务的数字化不仅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也改变了他们与其他组织互动及合作的关系。与零售和物流等其他经济领域一样,银行必将成为增长和竞争的平台——对于基础设施薄弱且思维保守的传统机构而言,这绝非易事。但是,对于那些能够做到的银行来说,回报是巨大的。
我们才刚刚进入人工智能推动的竞争新时代,面向组织和领导者的游戏规则还未可知。但是,可以肯定的一点是:未来的佼佼者将是善于利用数据、算法和人才来打破行业边界,创造性地满足客户需求的企业。